下周(10月27日–31日),全球金融市场将迎来政策与事件的超级密集期。
中美经贸磋商、美联储、欧洲央行、以及日本央行利率决议将陆续登场,
同时APEC峰会召开、美国政府停摆导致核心通胀数据“悬而未发”。
政策信号叠加数据真空,预计市场波动率将显著上升。
10月25日至27日,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在马来西亚与美方代表——财政部长贝森特、贸易代表格里尔——展开新一轮经贸磋商。
双方核心议题包括科技管控、能源合作及贸易平衡。
与此同时,10月27日开幕的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将成为国内政策风向标。
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、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、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均将发表主题演讲,议题聚焦“创新、变革与全球金融重塑”。
同日公布的9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,也将验证中国制造业利润修复的力度。
10月28日,多国消费与信心数据集中发布:
澳大利亚公布ANZ消费者信心指数,德国发布Gfk消费者信心数据,美国公布谘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。
由于美国政府停摆导致关键经济数据缺失,该指数成为观察美国经济动能的重要线索。
10月29日,加拿大央行将率先公布利率决议及货币政策报告。
澳大利亚同日发布第三季度CPI数据,市场预计该数据将直接影响澳元短线方向。
此外,美国原油库存数据(API与EIA)也将对油价走势提供短期指引。
10月30日为全周焦点。
美联储、欧央行、日央行三大央行利率决议集中公布:
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降息25个基点至3.75%-4.00%;
日本央行预计维持基准利率0.5%不变;
欧洲央行预计按兵不动,再融资利率维持在2.15%。
同时,美国、德国、法国将同步公布GDP数据,德国还将发布CPI。
由于美国停摆,备受关注的核心PCE通胀数据或将推迟发布。
同日,韩国主办的2025年APEC领导人峰会亦将登场,主题为“连接、创新、繁荣”。
会议将重点探讨人工智能合作、供应链安全与可持续增长,
科技巨头英伟达、微软高管的参与有望催生新一轮行业合作信号。
10月31日,中国将公布10月PMI数据,为股市与工业周期提供参考。
欧洲与日本将发布10月CPI数据,为后续货币政策定调。
美国计划公布PCE物价指数与芝加哥PMI,但能否如期发布仍取决于政府恢复情况。
若数据继续延期,市场或转向央行讲话与私人机构指标,波动性将持续升温。
中美磋商若无共识,可能压制全球风险资产情绪。
央行政策分歧若在新闻发布会上被放大,美元与欧元或短线剧烈波动。
美国政府停摆持续,数据延迟可能推升避险资产需求,如黄金与美元。
若停摆提前结束,市场亦将迎来短期冲击。
下周的“超级周”无疑是2025年四季度全球金融市场的关键转折点。
投资者需重点关注三大方向:
政策路径的调整信号;
通胀与就业数据的缺口影响;
地缘与贸易关系的边际变化。
在多重不确定中,波动即机会,结构性配置将决定收益的胜负。
返佣网(www.fanyongwang.com)是一家专业的综合性期货返佣、原油返佣、白银返佣、黄金返佣网站,以为广大投资者降低交易成本和提供专业行情资讯为目标,向投资者(白银返佣、原油返佣、期货返佣等)提供优质的信息,投资建议及免费咨询服务。



